面临国表里质疑议会推举成果的压力,格鲁吉亚中心推举委员会于10月29日标明将对约14%的选票从头计票。在其要求下,格总检察长办公室也在30日宣告对推举做弊指控发动相关查询。31日,格中心推举委员会供认,从头计票没有反转推举成果。
10月26日,格鲁吉亚举办新一届议会推举。依据格中心推举委员会发布的计票成果,执政党“格鲁吉亚愿望-民主格鲁吉亚”党(简称“格鲁吉亚愿望党”)以近54%的得票率赢得超越对折的89个议席,再次胜选。但这一成果与选前倾向格对立派的电视出口民调截然不同,因而引发了外界关于违规和“操作推举”的质疑。
格总统萨洛梅·祖拉比什维利和各大对立党在选后第二天宣告不供认推举成果,称之为“操作”和“造假”的产品。而总理伊拉克利·科巴希泽互不相让,着重大胜的真实性、责备对手“扯谎”。与此同时,欧盟、美国、北约指出了违规问题,但没有急于“下定论”。
自本年5月从头发酵的《外国影响透明度法案》风云以来,格政府和对立党、总理和总统的政治纷争愈演愈烈,尤其是在两边“亲俄”、“亲欧(西方)”的标签被扩大后,权利和政策之争不只影响选后局势,更联系到格国家开展方向和区域局势的走向。
“违规”仍是“操作”:推举之争恐愈演愈烈
本次格鲁吉亚议会推举之所以会呈现出剧烈的场表里奋斗态势,与现在该国的政治地图休戚相关。格鲁吉亚没有走出“半议会半总统制”,议会大都党构成的政府及政府总理具有行政实权,政府和议会同享立法权。格总统则是礼仪性国家元首,但由全民直选发生,反而比直接选出的总理更有“群众基础”。
2018年收效的格宪法修正案则将在本年正式改动现有政治体制:自本次议会推举开端,全部议席将依照政党得票数份额进行分配;2024年起,总统推举改为由300人的特别委员会推选。至此该国将完结向议会制国家的转型,而2018年中选的现任总统祖拉比什维利便是格终究一位全民直选发生的总统。
新旧体制的过渡状况,在制度上造就了格政坛最高层“相互排挤”的生态。与捷克、克罗地亚等中东欧国家状况相似,格选民别离选出了政治光谱和阵营截然敌对的总统和政府——一度获执政党支撑、但后来转而走近对立党的祖拉比什维利,以及自2012年起便大都执政的格鲁吉亚愿望党(代表人物包含创始人比济纳·伊万尼什维利、现任总理科巴希泽)。
由此可见,2024推举年关于格朝野不同实力是不行失去的时机,具有特别含义。跟着总统往后彻底虚位化且不再具有“民意基础”,议会成为可抢夺执政权的仅有战场。这也意味着祖拉比什维利行将完毕的总统任期,事实上便是对立派尚能制衡执政党的终究时刻。共同的政治布景下,能够预见本次议会推举的“剧烈厮杀”。
本年参加竞逐的除了“玫瑰革新”后的两大新老执政党——民粹保存主义的格鲁吉亚愿望党和自在保存主义的共同民族运动党(主导建立了三党竞选联盟“联合-民族运动”),还有一个高调出场的新生力气——四党联合的中右翼“革新联盟”。这个竞选联盟7月初才组成,其四大领导人中有对折是共同民族运动党前成员,汇聚了格政坛首要的亲欧、自在前进主义力气,“革新”之名更是标明晰其行为方针。
就选前各党派支撑率而言,执政的格鲁吉亚愿望党稳居榜首,这一点无论是亲政府仍是倾向对立党的民调安排都不否定。它们仅有的不合,在于格鲁吉亚愿望党将成为“绝对大都”仍是“相对大都”,即能否赢得过半议席。前者标明该党能够独自执政,而后者意味着各对立党能够依据此前签署的“格鲁吉亚宪章”,联合组成大都政府,把执政党拉下马。
事实上,格中心推举委员会发布官方成果一经出炉(即格鲁吉亚愿望党得票率近54%、赢得议会150席中的89席),旋即引发对立派阵营及其支撑者、总统祖拉比什维利的剧烈反弹。同期西方民调安排发布的两组出口民调显现,执政党得票率最多只要42%,与官方成果有实质不同。对此,祖拉比什维利和各对立党共同以为,格鲁吉亚愿望党“造假”、“操作”推举,因而“不供认议会推举的有效性”。
格民间也不乏对推举公正性的质疑。格非营利安排“世界公正推举与民主协会”(ISFED)10月27日发布的推举总结声明以为,“推举成果不能被视为真实反映了格选民的倾向”。尽管该安排的平行计票成果验证与官方定论共同,但其确认执政党从选前便乱用执政资源、获取不妥竞赛优势,损坏公正竞赛环境。据该声明计算,全国累计91%的投票站存在各类不正常现象,要挟或约束选民、灌票、暴力、贿选、搜集选民隐私等行为从竞选连续到投票日。
格政府和执政党则给出了互不相让的回应。格中心推举委员会主席给推举的定调是“全体上平和、自在”,总理科巴希泽在承受英国广播公司(BBC)专访时回应:“违规现象无处不在,任何国家都有”,将推举争议定性为正常范围内的单个“违规”事例,而非对手阵营所定性的“有方案操作”。
为了“自证洁白”并回应外界质疑,格中心推举委员会于10月29日泄漏将在各选区随机抽取5个投票站从头计票,累计占悉数选票约14%。第二天格总检察长办公室也在选委会要求下宣告对推举做弊的指控发动查询。31日,中心推举委员会告知法新社,从头计票的成果没有显着变化,依然是执政党取胜。
至于总统祖拉比什维利所说的“俄罗斯干涉推举投票”,因为没有供给细节概况,不只被总理科巴希泽挖苦为“别无挑选地扯谎”,也被俄罗斯交际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打击。欧盟、北约、美国相同亲近重视本次推举,不谋而合地呼吁格政府全面查询推举诈骗的责备,不过它们并未像格对立党那般定性为“操作推举”,更没有轻言“不供认”推举成果。
显着,最介意这场执政权之争的仍是格政坛各当事方。祖拉比什维利和对立党一声召唤,已于10月28日晚安排数万支撑民众在格议会前聚会对立,不过没有采纳剧烈或暴力手法,仍是期望向执政党施压、引发世界重视。
能够预见的是,因为谁都不肯容易抛弃这次“机不行失、时不再来”的推举,选后的抢夺有或许愈加重烈。
“亲俄”、“亲欧”之争连续?格鲁吉亚的十字路口与区域关怀
本年格鲁吉亚大选之所以招引世界社会的眼球,其要害热词便是“亲俄”与“亲欧”之争:为了简略差异两大阵营,外界给科巴希泽和执政党贴上“亲俄派”的标签,将对立党及法国出世的祖拉比什维利划为“亲欧派”。所以这次推举被遍及描述为“亲俄派”与“亲欧派”的抢夺,乃至俄罗斯和欧盟在该国的“地缘竞赛”。
作为苏联的前加盟国,格鲁吉亚独立后(特别是2003年“玫瑰革新”以来)活跃开展与美欧的联系,并追求参加欧盟和北约;另一方面俄罗斯的前史与实践影响依然存在,俄格联系扑朔迷离,更不用说灵敏的南奥赛梯和阿布哈兹问题(俄实践操控的格自治区域)。由此,“亲俄”仍是“亲欧”客观上成为该国绕不开的国家开展“路途之争”。
早在本次议会推举之前,格上一次(2020年10月底)议会推举相同被冠以“亲俄”仍是“亲欧”的国家命运挑选,相似的投票争议引发了继续近6个月的政治危机。时任总理加哈里亚因方案拘捕对立党领导人的丑闻而被迫辞职,党主席伊万尼什维利也宣告退出政坛。尽管格鲁吉亚愿望党和大都对立党在欧盟的调停下达到宽和协议,但最大对立党共同民族运动党终究回绝签署该协议,执政党旋即退出。
此轮危机后,总统祖拉比什维利与执政党渐行渐远,成为各亲欧对立党的“代言人”(尽管她自己是无党籍)。同一时期俄罗斯与美欧联系日趋严重,直至乌克兰危机全面迸发,格执政党和对立派的博弈史无前例地尖利、剧烈,乃至到了几无“底线一致”的程度:执政党成为言论口中“民主后退”、“拥抱俄罗斯”的代表,而总统和对立派则是“解救国家的欧洲未来”。
2023年至2024年屡次发酵、选前再度晋级的《外国影响透明度法案》争议,不只与本次推举的气氛和节奏一脉相承,还为推举赋予了额定含义。该法案规则,从国外取得超越20%资金的非政府安排和媒体需发布资金来源,并登记为“受外国影响的安排”。因为其规则内容和逻辑相似于俄罗斯2012年施行、不断扩大适用范围的“外国代理人法”,该法案遭到格对立派和民间活动人士的继续对立。
美欧和格对立阵营将《外国影响透明度法案》打击为“俄罗斯法案”,忧虑这是执政党走俄罗斯路途、“民主后退”、“限制自在”的行动,意在协助执政党于2024年推举前镇压对立声响、坚持胜势。格政府则坚持该法案旨在保卫国家主权和民主。2023年议会评论草案和2024年表决经过期间,格民间均迸发大规模示威活动。法案获议会经往后,祖拉比什维利行使总统否决权,可10天后格议会全体会议推翻了总统的否决,由议长签署、法案收效。
正是近年来该国和区域政局走向的时刻头绪,客观上凸显了格政坛“亲俄”与“亲欧”路途奋斗的颜色,以至于每当民间聚会,便不乏民众身披欧盟旗号作为对立政府的标志。但是这两条路途“非此即彼”的挑选是否便是格政坛竞赛的主基调,格执政党是否现已“不得民意”,地缘对冲中心地带下的国家途径挑选能否如愿,都值得更多考虑。
需求阐明的是,以参加欧盟和北约为方针是格国内各党派的一致,格鲁吉亚愿望党也不破例。事实上,执政党主导的2018年版宪法修正案便参加了“采纳全部必要措施、保证格鲁吉亚彻底参加欧盟和北约”的条款。在交际战略上,执政党和对立党的差异在于前者期望愈加平衡、务实的交际,尽量与俄罗斯坚持良性联系;后者则要对俄罗斯“严防死守”。
曩昔两年,俄乌抵触全面迸发、俄欧抵触加重,导致格鲁吉亚愿望党施行“平衡统筹”战略的难度更大,两者兼得的夸姣幻想逐步被面向“非此即彼”的排他性选项。这对格总统和对立党来说并不难,因为他们早就确认了挑选。相比之下,执政党因为回绝卷进俄乌军事抵触,也不肯以献身本国经济为价值而制裁俄罗斯,便面临着西方和国内对立派的继续施压,“亲俄”的标签越贴越显着。
加之备受争议的《外国影响透明度法案》,本在上一年12月底已取得欧盟候选国位置的格鲁吉亚,“入盟”进程于本年7月被欧盟暂停,后者乃至考虑停止对格鲁吉亚的免签证待遇。当然,这些国表里新闻动态并不能阐明格执政党不得人心、不做弊便会被赶出政治舞台。实践上谁都不能否定,就单一政党受欢迎度和实力来说,格鲁吉亚愿望党仍是毫无争议的榜首名。
形成新闻表象和实践“脱节”的原因有许多:格对立派长时间碎片化、支离破碎,从前最具实力的共同民族运动党受困于前总统萨卡什维利的负面点评,支撑率与日俱减;执政党的保存主义价值观(包含对立同性婚姻)尽管令城市亲西方集体不满,但在全体保存的格社会,特别是在大城市之外更受认可;除了“入欧”这类庞大的交际战略问题,格一般民众更关怀经济和贫穷问题形成的不安全感……
因为同为苏联前加盟国的摩尔多瓦和格鲁吉亚一周之内先后举办了公投和推举,且成果都不如所谓“亲欧派”的预期,因而世界媒体将两国推举上升到欧亚区域的“十字路口”这一高度。可实践状况标明,即使两国彻底执行亲欧路途,2030年参加欧盟的想象也要打上问号。做出地缘“对冲中心”的定位,用交际手法坚持平衡联系、康复国家主权和疆域完整,正是格执政党研判曩昔十几年周边环境和国家利益诉求后做出的决议计划。
科巴希泽着重,格鲁吉亚是高加索区域仅有与俄罗斯没有交际联系的国家,原因是俄罗斯占有着“20%的格疆域”(南奥赛梯、阿布哈兹)。如此状况下,格执政党长时间被视为“亲俄”,国内任何政治动态动辄成为“亲俄”、“亲欧”的国运比赛,无疑是区域局势使然。仅仅国家政局动乱因而而愈演愈烈,会对该国开展和区域局势稳定起到怎样的效果,便不得而知了。
(胡毓堃,世界政治专栏作家、中国翻译协会会员)
汹涌新闻特约撰稿 胡毓堃
(本文来自汹涌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汹涌新闻”APP)